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花山生态食品

    信息发布者:chenshihu10
    2017-05-05 20:58:58    来源:镇雄新闻网   转载
    徐道晶:花山生态食品主推手

    2017-02-13 15:18:49  王云贵

      记者 王云贵

      在外漂泊14年后,2011年,29岁的徐道晶回到了家乡。

      与14年前的那次出走相比,徐道晶此次回来变化较大:14年前,徐道晶只是嘴角翘着小胡子,刚刚初中毕业的懵懂少年。而这次,徐道晶俨然就是一个厌倦漂泊、壮志未酬而又无所依傍的游子形象,稳重、成熟中带着几分沧桑。

      1997年,徐道晶初中毕业了。同绝大多数花山人一样,徐道晶没有从母校怀抱中获得足够能量,求学之路在离家不远的花山中学戛然而止。中考受挫后,徐道晶两手空空回到家里。四周绵延的山峦,稀疏、破烂的村庄,因病早逝的父亲,并不景气的家庭……一切的一切,让徐道晶感到迷茫,不知人生之路咋走。

      “小晶,找不着事做,就跟我们出去打工吧。”“晶儿,要不你跟他们一起出去打工?”看着徐道晶成天无所事事、东游西逛,亲朋好友善意相邀,母亲也征求儿子意见。从母亲的眼神里,徐道晶读出了母亲的复杂心情,期望,而又无奈。他知道,母亲希望自己出去打工,寻找人生之路;母亲也担心儿子出走,因为儿子年龄还小,尚不谙世事。

    门店

      “我跟他们一起去吧!”徐道晶卷起简单行李,同几个亲朋好友一道,来到离家不远的街上,搭上客车、辞别母亲,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。

      那年,徐道晶仅仅15岁。

      “好娘好爷,哪个会让自己的孩子遭罪?他爹死拐了。”身后,村民们劳作之余谈起徐道晶,免不了叹息几声。村民们所言,指的是徐道晶年仅51岁、当政府干部的父亲,因为不幸患癌撒手尘寰。这事,让徐道晶沉默了好一阵子。

      徐道晶这一走,就是整整14年。

      14年,让徐道晶从对外出打工一无所知,到变得“刻骨铭心”。的确,让人成熟的不是年龄,而是经历。

      那段时光,徐道晶跟着亲朋好友,宛如浮萍到处飘荡,足迹基本遍及神州大地,也进过皮鞋厂、眼镜厂、五金厂、冶炼厂……

      “因为没有技术,在厂里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儿。”回顾进厂上班的情景,徐道晶历历在目——

      在皮鞋厂,徐道晶主要就是搬运材料和从事糊泥,前者指的是搬运鞋包、鞋底、元钉、胶水等制鞋材料,后者指的是用胶水粘贴里料和面料。

      在眼镜厂,徐道晶主要就是修边角和刮灰尘。修边角就是核对磨好镜片与镜架是否吻合,再进行修边、倒角。刮灰尘就是磨好镜片后,还要对镜片灰尘进行清洗,保证镜片干干净净。

      在五金厂,徐道晶慢慢懂得了许多东西:流水生产线要定位摆放设备、物料、工具,包装行业要实行定量包装,装卸时有些物件必须轻放……

    竹笋

      “作为没有技术的普工,其实老板喊干什么就干什么,又脏又累的杂事儿特别多,大多数时候就是勤杂工。”进厂上班,徐道晶感慨良多。

      进厂当普工,既脏且累,工资又低,“2002年月工资只有500元。”除此之外,有一件事让徐道晶至今耿耿于怀,那就是居住问题。

      1998年,徐道晶在温州一家工厂打工。因为年纪小、仅有16岁,没有身份证,徐道晶遭到当地驱赶,遣返前被关在一间小屋子一个礼拜,1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关了20多人。从小屋子出来后,徐道晶同一大群民工一道,被装上大卡车送到江西,到江西后又被全部赶下了车。

      飘泊、飘泊、飘泊……在20岁前漂泊的日子里,徐道晶只有一个念头:努力挣钱。20岁后,随着年龄增长、阅历增加和渐渐成熟,徐道晶思想开始转弯,慢慢明白“外出打工不是一辈子,只是一阵子”。

      这时,在他的大脑里产生了两个关键词:回家,发展!这两个关键词,宛如两个沉甸甸的称砣,在他的心里坠了将近10年。回家后究竟发展什么、怎么发展,其实徐道晶根本不清楚。

      休息之余,徐道晶静静地坐着,听老板高谈阔论,听工友们吹牛谈天。在这一坐一听之间,“食品安全”话题一次次闯进了他的大脑。随着时日不断向前延伸,这个概念竟如一遍遍浇蜡,在他的大脑里越浇越厚。

      回家做“生态食品”可行吗?徐道晶反复问自己。有时,他独自一人游到离厂区不远的河边,坐在河堤上傻傻地想。污浊的河水、灰暗的天空,当这些景象进入徐道晶眼里时,一幅远在云南省镇雄县花山乡的家乡画面,竟在他的大脑里闪现出来——

      高高的天空,绵延的群山,破烂的村子,大片的草地,成群的牲畜……到处自由啃食野草的畜群中,有牛、有马、有羊、有鸡,还有猪。

      花山高冷,人称“小西藏”;耕作传统,广种薄收;花山落后,没有工业。“这是花山的劣势,这不也是花山的优势吗?”徐道晶反问自己,因为地处高寒、广种薄收、没有工业,花山这片土地不是没有受到污染吗?这片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食品不就是“生态食品”吗?尤其是一年中大半光景都在山里啃食野草的“跑山猪”,在草地上自由觅食的“梅花鸡”,这些不正是人们喜爱的东西吗?

      想到这些,徐道晶一下子豁然开朗,腾地一下从河堤上站起来。这一刻,他作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决定:把花山生态食品推出去,实现“回家发展”的人生梦想。

    放羊

      正是带着这个重大的人生梦想,2011年冬天,徐道晶卷起行李,告别在打工路上照顾自己多年的亲朋好友和老板、工友,千里迢迢回到了家乡。

      听说弟弟回到家里,嫁出多年的姐姐也抽空回到娘家,与多年不见的弟弟诉说衷肠。当全家聚在一起时,徐道晶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打算。

      “弟弟,你的这个想法不错。”姐姐帮助弟弟分析,的确,花山的“跑山猪”非常生态、肉质极好,就连县城居民也多方找熟人购买,有的甚至亲自开着车到花山买猪、买肉。还有黄连原始森林里的野生天麻、野生竹笋、野生竹荪也是非常了不起,花山洋芋则是人们公认的好东西。

      听了姐姐的分析,徐道晶感到非常振奋,觉得在外打工的14年虽然没有多少存储,但这14年自己总算没有白混。

      但是,姐姐的另一番话,又让徐道晶情绪低落。姐姐告诉他,要在花山创办产业,资源上不成问题,人手上弟兄姐妹也可以帮衬,问题在于需要不少投资,而亲戚朋友尚且自顾不暇,肯定无法提供帮助。

      那一夜,徐道晶失眠了,翻来覆去睡不着觉!会事的妻子知道丈夫的心事,陪着丈夫聊了一晚。

    跑山猪

      在家小住几天后,徐道晶带着妻子,以及从农户家买来的跑山猪腊肉,踏上了赴四川绵竹之路。因为多年没有孝敬丈母娘,徐道晶想给老人拜个早年。

      在丈母娘家,老人见到阔别多年的女婿,自然感到十分高兴。当吃到女婿带来的跑山猪腊肉时,老人不由得发出赞叹,不相信“花山竟有这等好东西”。徐道晶了解到,丈母娘养猪虽然只喂猪草、包谷,没有使用饲料,但养殖方式纯粹是圈养。

      徐道晶知道,丈母娘养猪的方式与花山村民养猪的方式不同。花山村民养猪,因为人烟稀少、草场较多,加之为了节约粮食、节省成本,大家在早上喂了一顿后,直接把猪赶到山里,到了晚上再收回来。一年中有大半年光景,猪是在山里度过的,营养大多来自野草,这就是花山跑山猪肉质极好的原因。

      从四川绵竹返回家后,徐道晶轻松了许多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。”过完年后,他再次辞别亲人,带着妻子,踏上了二度外出打工之路。他发誓凭着自己和妻子的两双手,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打拼,挣下在花山创业的第一桶金。

      徐道晶这一走,又是整整4年。

      2015年,徐道晶终于带着妻子和存款,从昆明的建筑工地返回了花山,正式掀开了推广花山生态食品、打造美好灿烂人生的大幕。

      听到本乡民工徐道晶返乡创业的消息,花山乡党委书记赵凡喜出望外。花山乡虽然地处高寒,但资源十分丰富,尤其是生态食品堪称“独步天下”。但在决战脱贫、决胜全面小康的大事特事面前,花山乡竟无一人站出来开发这些宝贵资源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为脱贫攻坚助力鼓劲。想到这些,赵凡就十分郁闷。

      徐道晶来了,赵凡心结解开了。面对徐道晶及其亲人来访,赵凡在征得党委班子成员同意后,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:第一步,由乡政府负责选点、投资,在镇雄县城租房开办门店,供徐道晶销售花山生态食品。关于政府代缴的第一年门店费,由徐道晶从次年起逐步返还。第二步,由乡政府争取县直相关部门支持,帮助徐道晶在花山集镇开办电子商务,扩大花山生态食品销售渠道。

      那次,双方谈得极为愉快,各种事项瞬间谈妥。接下来,乡政府、徐道晶各就各位,按章理事。

      乡政府一方,迅速派出工作人员,到镇雄县城选点、看房、洽谈、租房,最终把门店地址定在时代广场5幢3号。那里是当下镇雄县城的商业活跃区,密布着创富鑫都、和谐饭店、和谐超市、光明超市等大型商业场所,紧挨着镇雄最大的商住小区龙腾锦程以及开元盛世、时代广场、得廷地产等。用于销售花山生态食品的“生态大花山”选点于此,蕴含着花山乡党委、政府的良苦用心。

      徐道晶一方,在积极申请创业贷款、获得政府10万元贴息贷款,加紧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,在花山乡花山村坝子村民小组的家庭所在地迅速协调土地、迅速破土动工、迅速购买良种,两个月功夫就建起600多平方米的“仔猪培育基地”,并与40多户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。协议规定,先由“仔猪培育基地”负责为农户提供不用付费的仔猪,再由农户按跑山猪喂养要求进行喂养,最后由“仔猪培育基地”负责回收,回收重量按照“肥猪重量减去仔猪重量”的方法进行计算,回收价格适当高于市场单价。

      徐道晶迈出了推广花山生态食品的第一步!

    放牧

      对此,花山乡党委、政府十分满意。乡党委书记赵凡、乡长宋燚只要有空,多会亲自到“仔猪培育基地”和“生态大花山”门店,看看发展、问问情况、提供指导,更多时候是询问企业存在什么困难,需要政府提供什么帮助。挂村领导、干部和村“三委”成员也会经常给徐道晶打招呼,叫他有什么困难就跟大家说一声。而花山乡兽医站针对“仔猪培育基地”技术缺乏问题,直接为基地提供防疫等技术服务。

      在众人的呵护下,徐道晶的产业得到快速发育——

      2015年,从位于镇雄县城的“生态大花山”销售点上,负责销售业务的陈愿,亲手把70多头跑山猪的腊肉、腊排、香肠、猪油等,交给了慕名而来的客户。不仅如此,花山洋芋、花山天麻、花山竹荪、花山鸡蛋、花山竹笋、花山豆豉、花山梅花鸡、花山辣子面等,这些带着“花山”“土气”等标签的生态食品,也逐渐为镇雄市民认识、认可,并一步步走进千家万户。

      2016年,徐道晶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,全年销出跑山猪产品近100头、花山洋芋近10万斤、花山竹笋600来斤、花山土鸡蛋2万多枚、花山土鸡400多只、花山蜂蜜300多斤……

      创业,徐道晶感到十分辛苦。作为生产的主要负责人,徐道晶几乎全天候奔波,多方位去拼。且不说在跑山猪的开发上,涉及育仔、分发、验收、收购、屠宰、腌制、烘烤、包装、运输等多个环节,腊肉烘烤上需要在浓烟迷漫中耐心伺候至少12个小时,手工装香肠需要十分耐心、细致;单就土鸡、土鸡蛋、豆豉、辣椒面、花山洋芋、天麻、竹荪、竹笋这些种类繁杂的生态食品的收购、包装、保管、运输等,就足以让人操碎心,让人觉得“一只手按不了十二个跳蚤”。毕竟,他的团队现在仅有4人,其他3人都有各自繁重的工作,分别负责驻店销售、基地管理、内勤内务,有限的体力、精力注定不可能对他提供更多的帮助。有时,面对村民的多头联系,徐道晶恨自己没有分身之术;有时,他半夜三更还在路上跑。尽管形体上比打工时更要不堪,但为了确保销出食品的质量,他和他的团队依然不敢有一丝一毫粗心。他们以大山般的意志,在创业路上苦苦坚持。

    良好生态

      事业,徐道晶感到十分开心。刚进夏天,老客户就要预订过年的腊肉;一到冬天,买腊肉的人就络绎不绝进店,或是反复拨打他们的手机。为了购买花山土鸡蛋,市民常常把他们的手机打爆,预订簿上也会留下长长的订单。最长时,预订者两个月得不到鸡蛋,徐道晶不愿用假冒伪劣满足消费者的一时之需。2016年夏天,有一位事先预订花山土鸡蛋的客户到“生态大花山”取货,临走时只分得了6枚鸡蛋,竟然对负责销售的陈愿连说“谢谢”。“‘生态大花山’的东西真的不错!”就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,花山生态食品正陆续从花山本地归集到徐道晶的手中,然后从徐道晶的手中流进千家万户。更为难得的是,一向挑剔的镇雄“和谐超市”,也向花山生态食品伸出了橄榄枝。面对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,徐道晶和他的团队感到十分开心。

      花山生态食品,载体是花山良好的生态环境。面对花山生态食品开发态势基本形成,花山乡党委、政府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展开了跟进思考。徐道晶也有自己的打算,他想尽量同当地农户展开合作,扩大生产规模,带动脱贫致富。他和他的团队有自己的理念:宁可无货卖,绝不卖假货。他和他的团队面向社会郑重承诺:坚决做好“良心食品”,坚决不搞假冒伪劣!

      有此态度,我们相信,徐道晶这个花山生态食品的主推手,一定能够把独步天下的花山生态食品推向大市场,也一定能够为花山决战脱贫、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助力。届时,“天下花山”会让更多人慕名而来、满意而归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